作者:北台下猴子
购买理由
娃的第一辆童车,是迪卡侬14寸童车,也是很多值友给小孩子买的第一辆车。
迪卡侬14寸购买于刚上托班 石斛,等到了中班时,骑行姿势已经相当拘束。因为娃死活不肯拆辅助轮,就买了OYAMA 海豚儿童折叠车。至于为啥选择折叠款?因为开车带去公园更方便。
不得不说,在折叠车里, 海豚比412更适合儿童骑行。毕竟更低的五通高度,更短的水平等效上管长度,以及市场上难找的超短曲柄,和可拆卸的后辅助轮。但买菜车的配置总让人心里不爽,特别是C式刹车的弹簧太硬,管线摩擦力太大,连成年人捏起来都很费力。粗粗计算了下,改装成本太高,很多都是非标配件。且原厂状态,应付公园,小区的休闲骑行勉强够了,就没有改下去。
等到了去年疫情期间,很多儿童活动场所临时封闭。所以当时每个不下雨的周末,都只能带娃去公园骑车。这个时候,身高已经到了1.2米,给他买了辆20寸轮径的UCC的亚瑟2O(ACE 20)。 原厂就是前后快拆轮组,所以拆散后,塞入后备箱非常轻松。
这车确实符合厂家宣称的“公园车”设计理念。较长的车架后三角长度和细纹外胎,带来了稳定的铺装路面骑行体验,对摆脱辅助轮的娃而言,非常容易上手。前后快拆花鼓,培林中轴,手感不错的刹车系统和变速系统,全铝结构(包括曲柄,把立,座管,前叉外管)。到手基本不需要改。
槽点: (1)前叉的弹簧磅数按照成人体重来设定的,130斤体重 的成年人也能用。实际2.5厘米行程,很生涩。
(2)6厘米长度的把立和56厘米长度的车把,120身高的儿童手短,骑着比较累。
改装如下: (1)拆开前叉,双边弹簧改单边弹簧,减少一半的弹力,防打底橡胶块截短,内外管上黄油。
(2)更换超短把立+短燕把。
小改后,基本符合骑行风格和要求了。
因为小孩子骑车比较野,随着骑行经验的增加,泥地,沙石路,草坪,台阶去的频率越来愈高,给他弄一辆软尾的念头冒了出来。
使用感受
兜兜转转好一阵子,没想到20寸的儿童软尾在市场上完全找不到, 干脆就自己装吧。
20寸轮径的软尾车架非常难找, 马爸爸家上有一款出口外贸的,小黄鱼也有一款自称美国品牌的,但都是整车,需要自己买来拆车架。最后选择了淘宝款,理由是多连杆单主转点结构,相对另一款不容易泄力。
车子到手,第一件事:拆。只要车架,其他全都扔了。车架前铝后钢,不对称的后下叉设计,不轻。
车架做工粗糙,后尾勾居然还是歪的(大力出奇迹,扳正了) ;但主转点是塑料轴套+对锁钢轴的干摩擦结构,工作起来很涩。
后避震弹簧是350磅,无回弹阻尼,行程过短。
和老铁( 我躲躲躲躲躲躲躲 )一合计,改! 这次的组装工序,全部委托他来执行。
首先尝试石墨自润滑轴承,保留原厂对锁轴套的方案。 结果定做的石墨轴承到货后,发现和预期中工况的有点距离,一旦装进去,就有可能取不下来,把车架直接报废,没有给你试错的机会
第二套方案是法兰培林+培林+垫片+对锁螺栓。思路如下
最终动用了锉刀,角磨机进行打磨,将车架接触面的油漆打掉抛光,还额外把车架打薄了1个毫米,才改装培林转点成功。
前叉的选择也是一个痛点。
市场上20寸的弹簧前叉大部分给电动车设计的。给自行车使用的,基本都没有回弹,而且弹簧磅数高,其实不适合小体重的儿童。可根据体重调节的气叉,只有德A神叉和斯普气叉。 前者太贵,后者有效行程短,低气压下使用不是很理想。
目光转向24寸前叉。24寸前叉用于20寸软尾车架。根据简单计算,抬高后的车头,反而可以改善角度,更适合越野。
先买了一个RST 24寸的拆车前叉,单气压,油锁死,回弹龟兔调节,70MM 有效行程。 结果发现是原先配隐藏式腕组的车架的,上管很短,无法安装在这个外置腕组的车架上。
最终选择了24寸的三拓气叉,单气压,油锁死,预置油阻尼回弹,60MM有效行程。
后避震选择相对简单,125眼距,线性的弹簧后胆,相对气胆跟适合这种小体重,短行程的工况。最终确认选择200磅弹簧,可调节油阻尼的后胆。
其他就是常规公式化了: 152mm长度的曲柄,培林中轴,正负齿单牙盘,9速系统,快拆脚踏,20寸快拆培林碟V两用轮组,BB7线碟,刹把选择可以调整为小手模式的款式即可,VELO儿童坐垫,ACE 20拆下来的车把把立,BMX用的泥地折叠外胎。
总结
整车重量12.5公斤,物料成本三千左右。130身高骑着正好,估计可以骑到1.4-1.5米。在此感谢“我躲躲躲躲躲躲躲“” ,手艺精湛,童叟无欺,大力出奇迹 。
最后总结:与其说是给娃的馈赠,倒不如说给自己一个折腾的借口。
查看文章精彩评论,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
什么值得买APP 全网实时购物好价优惠
